搜索
第1新能源车网
微信公众号

客服热线
010-64987064

当前位置:首页 > 科技

发改委下猛药整顿造车业 投资将面临降温

2006/02/16 06:55 作者:吴奇 信息来源:北京现代商报

    “汽车业将被列为投资过热产业”之说尚未尘埃落定,国家发改委又大规模进行车辆生产资格清理,向一百多家企业亮出红牌,取消其造车资格……近期,国家多个部门一系列的举措,似乎都在向业界传达着一个信号:国家对汽车行业准入门槛的提高,已经开始了。

    2月10日,国家发改委对百余家车辆生产企业已获得的WMI进行撤销前为期19天的最后公示结束,公示涉及147家车辆生产企业。据记者从有关渠道了解,公示结束的同时,也意味着124家企业失去了造车资格,而另有23家企业则失去部分车辆产品的生产资格。

    降温运动拉开序幕

    不久前,业内有消息传出,汽车业将被国家正式列入“过热产业”。此消息日益确凿的同时,诸多行业资深人士表示,合资企业将来如准备扩张产能、异地建厂、直接引进外方车型等方式将不被允许。果不其然,发改委先行一步,进行了首次大规模车辆生产资格清理行动。

    就近期国家有关部门一系列的举措,记者采访了多位业内专家,专家们表示,目前国家某些部门的动作还只是一个开始,可以预见,不久之后一系列对汽车行业有着针对性的具体整治措施将会出台。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发展公司首席分析师贾新光也向媒体表示,国家发改委这次行动,可以说是国家清理整顿汽车生产行业的一个信号。

    大批汽车企业WMI被废除的目的是为了规范整个汽车行业的发展,让进入汽车产业的程序更为严格可靠,管理起来也更为直接。给汽车这个投资“过热产业”降温运动,正式拉开序幕。

    行业整顿势在必行

    此次被发改委取消生产资格的一百多家车辆生产企业,大部分鲜为人知,他们多是顶着一个可以造车的“壳”,而并未真正从事汽车生产,即便有一部分进行生产,也数量不多,更多是个形式,摆摆样子罢了。当然,被取消资格的企业中也不乏几家知名大厂,如丹东客车厂、广州轿车有限公司等。另外,还有21家车辆生产企业因为拥有多个WMI,如金华青年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等,被发改委撤销了部分WMI。

    就被取消WMI问题,记者联系了多家名单中的企业,但得到的答复大多很模糊,有的干脆直接回避,不愿多说。

    那么,国家发改委此举意义何在呢?业内人士分析,目的旨在打消近几年涌现的“借壳造车”之风。近年来,一干热衷投资造车,但由于生产资格受限而转向收购“借壳”,从而使得一些拥有造车资格,但无甚产销的企业出售资格,将国家赋予的生产资格当作资源。

    国家整顿车辆制造企业实为必行之举,只有更合理的规划汽车生产资源,才能达到真正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目的,加强汽车产业的集中。

    有破有立 提升行业水平

    如此严抓狠打,是否就代表着民营资本将被拒于造车业大门之外呢?就记者这个疑问,专家表示,整理肃清行业的结果,并不是记者想象那样的,今后民营资本进入汽车行业主要体现将是参股国有汽车企业,自己做汽车项目要达到一定的投资量和规模才行。专家还称汽车行业技术质量标准方面将会提高,安全、环保等方面标准将更加严格。

    正所谓有破也有立,就在拟撤消147家车辆生产企业WMI公示结束的前一天,2月9日,国家发改委根据行政许可事项和原国家经贸委《关于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目录管理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》(国经贸产业[2001]471号)有关要求,又将《公告》拟发布的新增汽车生产企业予以公示。14家拟将取得造车资格的企业名单,赫然列于发改委网站公示栏中。

    抑制汽车产业的过剩发展,剔除无效产能,国家已然开始采取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以整顿汽车行业。这样的举措为当务之举,也将得到全行业的认可与支持配合。我国汽车行业整体水平提升,指日可待。

    WMI 世界制造厂识别代号,是17位VIN(车辆识别代号)的前3位,代号的第一位代表地区,第二位代表国家,第三位代表厂家。WMI可以理解为是一个汽车企业的生产代码,撤销了,也就意味着取消了其汽车生产资格。



姓名:
职务:
地址:
传真:
电话:
Email:
邮编:
留言:
验证码:
     选车   
Copyright 2019 d1xny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ICP备14048454号-3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8440号  版权所有:第1新能源车网 主办单位:北京国脉纵横公关顾问有限公司